黄伟庐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城市形象的重大举措,是116万涟源人民的夙愿。在涟源市十五届人大第七次会议上,涟源市人民政府收到《关于乘势而上,争取今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议案后,高度重视。通过涟源人民共同努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今年10月,涟源市已正式通过社会公示,授牌为“湖南省级卫生城市”。
攻坚克难,全面完成“创卫”指标
在省、娄底市等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涟源市“创卫”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市容市貌焕然一新。涟源市人民政府把爱卫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投入不断增加,对全市各级各部门及企业、社区共312名爱卫专干进行业务和技能培训。组织指导乡镇办事处、社区、村开展多种爱卫活动,群众卫生意识不断增强、良好卫生习惯逐步形成。
加强城区规划编制和监督。共编制城区两河治理与景观规划等10个专项规划。按照“城市资源资本化、建设项目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思路,铺设人行道板、新装改装路灯、划定停车泊位,有效缓解了车辆“乱停乱放”难题。千方百计扩大绿化面积,提倡庭院绿化和屋顶绿化。关闭了位于涟水河上游的顺鑫钢铁有限公司;增加洒水次数、加强运煤车辆和渣土车辆管理、关闭污染矿场,有效控制了道路扬尘、施工扬尘。建立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经监测,各项指标达到标准。
食品安全监管效果显著,饮用水卫生全面达标。城区公共场所的监督检查实行网格化管理,对“五小”门店、车站、宾馆进行地毯式检查、整顿,强化了日常管理。加强了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全面整治饮用水取水点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范围内的餐饮和排污等行为,拆除了废弃碎石场。投入近100万元,对制水工艺中的加氯设备进行更新,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98%以上,水质安全得到保障。
坚持抓好食品安全整顿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完善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全市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和餐饮行业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三防”设施配套逐步到位,食品原料索证、索票台账制度逐步健全,民众对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持续上升。去年,涟源市荣获“湖南省食品安全先进单位”称号。今年7月,娄底市食品安全工作现场会在涟源市召开;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到涟源市调研指导,重点推介涟源市经验。
健康教育工作深入推进。涟源市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号召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活动。开展大规模的控烟宣传、劝导活动和创建无烟单位、无烟社区、无烟学校活动,已有涟源市人民医院、涟源市妇幼保健院等8个单位成功创建为无烟单位。目前,各社区、单位卫生状况良好,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社区和单位的公共厕所符合卫生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符合规范要求。
着眼长远,全力巩固“创卫”成果
当前,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已逐步成为涟源市干部群众的统一意志和共识,涟源市造浓氛围、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完善机制,不断巩固“创卫”成果。
推动城乡联动。涟源市将以城乡环境整治及建设四年行动为载体,统筹城乡同治,全面实施城乡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逐步建立权责分明、协调统一、科学规范的城乡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强力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确保“一年见成效,四年大提升”,使全市城乡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完善基础设施。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坚持规划先行、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方针,继续谋划、实施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工程,着力推进小城镇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环境整治和城乡建设,形成多元投资格局。在涟源市城区17条线路全面实施“垃圾不着地”制度,逐步引导市民有序投放生活垃圾,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升环卫工作整体水平。
推动成果转化。“创卫”成功,不仅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干部队伍得到了极大锻炼,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创卫”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系统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将“创卫”成果总结好、统筹运用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促进整体工作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