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扶贫

出版日期:2012/12/21   字数:1999A+   A-

    12月7日,冬日难得的太阳天,橘黄的阳光半空中倾泻而下,大地处处金碧辉煌。记者驱车出双峰县城往南经过近20公里到达石牛乡树新村。站在村口,记者眼前一“新”,一片难得的开阔田野直铺向远处,一条笔直的乡村水泥路沿着田垄伸向目光尽头,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在水泥路的一旁,一排崭新的LED太阳能路灯静静矗立,给这个小山村带来了不少现代化的气息。

    在村部,记者见到了村支书、村主任张正良。他指着身旁一位年过半百的汉子对记者介绍说:这是市里派来的建扶工作队队长老杨同志。记者打量起老杨来,只见其中等个子,身板敦实,皮肤粗糙,头发花白,穿着普通,若不是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真会被认为是村里的一位农民大哥。

    老杨名叫杨友新,今年55岁,是市畜牧水产局办公室副主任,2011年开始,奉命担任市委农村工作部驻双峰县石牛乡树新村建扶工作队队长,挂职石牛乡党委副书记。

    在村部,记者与几位村干部和村民聊起扶贫工作队两年的扶贫,大家对老杨赞不绝口。

    2011年初,老杨受命进驻树新村。当时村里的情况让他深感肩上的担子不轻。观念陈旧,经济落后,基础较差,成为树新难“新”的症结。不过,老杨可不是一般人。他的基层经验很丰富,16年的正科级干部,曾经在新化县担任过乡镇主要负责人,对乡村工作可谓轻车熟路。老杨经过调研后认识到,必须从项目入手,使贫困山村的面貌尽快有较大改变。村干部说出的一组数字让记者惊讶:2年间,老杨和建扶工作队共协调落实扶贫建设资金120万元!去年落实到位资金45万元。今年落实资金75万元。

    张正良说,树新村穷啊,过去连村部都没有,村干部开会或村里的活动,都在村干部家中进行。是老杨和工作队帮我们筹资建起了崭新的村部。记者看到,村部是一栋两层的楼房,一楼整整齐齐摆着满满的一屋子桌凳,村里的党员活动,计生育龄妇女学习,农技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等等都在这里进行。二楼是村里的农家书屋。记者翻了翻借书登记本,密密地写着借阅的情况。这个项目投资15万元,面积达400平方米。老杨还组织新修了田间标准水圳2000米;对村里的30口山塘水坝进行了修复;新修了田间机耕道2条。

    2012年,老杨和村支两委决定在村里实施“亮化”工程,投入资金15万元,在村道旁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5月份安装到位。从此,山村告别了夜间昏暗的历史,村民们在路灯下跳起了舞蹈,打起了太极。过去沉睡的山村醒来了!据说,这也是双峰县乡村“亮化”之首创。2012年,老杨通过多方争取,改建了树新公路危桥,12月中旬已经竣工,此桥便利了树新连片的5个村的交通。今年还投入资金6万元,新修了村组连片便民平板桥一座,今年10月已竣工通车。

    为了使村里经济发展能够持续,老杨发挥本单位的优势,用心扶持养殖业。在市委农村工作部和市畜牧水产局主要领导的支持下,老杨请来了畜牧业专家为村民讲授有关养殖技术。100多位村民第一次走进课堂,听专家讲课,格外认真。如今,村里有了几十户养殖户,养猪300头以上的大户有3户。村民还开始学习葛根种植。建扶工作队将一股股新风吹进了封闭的山村。

    多年的基层经验使老杨明白,村里要发展关键在干部。2011年4月,他组织顺利完成了村支两委换届选举。2年来,树新村村级组织活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村里发展了2名新党员,为村党支部培养了后备干部,为村党组织增添了新鲜血液。为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今年10月组织全村党员去韶山参观毛泽东故居,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还组织开展了村老年协会活动,为全村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协调组织联村单位进村访贫问苦,今年5月间开展了“三联三转三提高”活动。

    “老杨同志”是村民们对杨友新亲切的称呼,这其中蕴含着百姓对他的朴实情感。50多岁去山村扶贫,老杨从没有抱应付态度。在村里给建扶队员记录的出勤登记本上,记者看到老杨的几页写得密密麻麻。娄底离树新村有百多里,去村里不是很方便。每次下村,50多岁的老杨都是挤班车,有时为村里运材料,老杨便坐上运材料的车进村。老杨的儿子大学毕业正在找工作,2年时间,老杨无法帮上一点忙。今年6月间,老杨患急性牙周炎、口腔溃烂,水米难进,但当时村里正在落实修桥项目,不能耽搁,于是老杨一边摸着脸颊一边坚守在村里督促落实。说到老杨扶贫,石牛乡乡长谢为民发自内心地说出了六个字:群众非常满意!

    2年来,树新村建扶工作受到市、县建扶办的充分肯定,2011年度,市委农村工作部、市畜牧水产局均获建扶工作先进单位,老杨也被评为“先进个人”,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嘉奖。

    如今,2年建扶工作即将结束,“撤离”前夕,老杨又在积极协调申报,想将树新村作为2013年双峰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人即将离开,但我们相信,老杨的心中会长久牵挂着树新村———一个他生命中的小小驿站。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月塘街娄底日报社新新网办公楼

邮编:417000 电话:0738-8341588 传真: 0738-8363339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