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开花花更艳

———涟源市工业转型、嬗变、发展之路侧记
出版日期:2012/11/6   字数:936A+   A-

刘再丽 王万超 谢业波

    当你走入涟源市,迎面而来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发展景象,一批批重点项目的落户成功,一座座标准化厂房的快速矗立,一条条循环工业产业链的打造形成,集中体现了涟源工业转型后经济发展的再提质、再提速,涟源老工业基地“老树”开出了绚灿的“新花”。产业转型:嬗变

    涟源市是全省著名的老工业基地,拥有品种繁多的矿产资源,丰富的煤炭储量,曾创造过工业的辉煌。湘峰、湘中、省锻造厂等一大批企业,成为涟源经济发展的支柱,让无数涟源人引以为豪。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激化、凸现,“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工业经济陷入发展的窘境,工业转型成为无法回避的挑战。为了重振工业雄风,涟源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走开发大项目、发展大产业、科技大创新的工业振兴之路,走“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之路。坚决淘汰小水泥、小焦化等企业30多家,果断关闭了年产值10亿元、年税收3000万元的顺鑫钢铁厂。涟源市委、市政府没有把原有的工业基础完全看成包袱,着力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容量和产业层次,大力推动传统产业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由低端生产向精深加工、由粗放经营向集群发展转变。通过引进、嫁接,湖南省一六九厂、湖南省煤机厂、湖南省锻造厂等老牌军工企业脱胎换骨,再焕生机。同时不断加快96对煤矿集团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煤矿技改扩能和兼并重组,正组建成12个大型煤业集团。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做活煤炭、煤电、煤化工、煤机“四煤”文章,新建了华润煤电一体化、五江汇源焦化、煤矿瓦斯抽采等项目,实现了由单一的原煤输出向煤电、煤化产品的转变。并加快煤机产业集群建设,力争5年内产值上50亿元,着力把涟源市打造成中南地区最大的煤机生产基地。目前,涟源市依托资源,着眼长远,自主创新,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了地面工业与地下工业联动,重工业与轻工业并重,劳动密集型工业与高科技工业互补的经济发展新局面,集中打造了煤炭、装备制造、轻化、冶金、建材、医药食品等6大主导产业。去年,传统产业煤炭、冶金企业产值占规模企业的比例分别下降2、3个百分点,与之相反,装备制造产值占比却从16%提高至21%。(下转第四版)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月塘街娄底日报社新新网办公楼

邮编:417000 电话:0738-8341588 传真: 0738-8363339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