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出版日期:2012/10/12   字数:2163A+   A-

(上接第一版)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我们组织引导机关、学校、社区、村组经常性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先进事迹讲座、道德模范评比、歌咏体育比赛等活动,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引导社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基本的道德规范。三是打造文化精品工程。我们依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枫坪傩狮舞、珠梅抬故事、涟源特色湘剧等,对传统表演艺术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同时推动桥头河花鼓戏、湄江山歌、龙塘木偶戏等传统表演艺术的形式创新,不仅使原有文化品牌得到了提升,还打造了一批新的文化精品。这些品牌、精品,通俗易懂,寓教于乐,为群众喜闻乐见,陶冶了广大群众的道德情操。

    围绕以文富民目标,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致力于把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和新空间,积极培育具有涟源特色的新兴文化产业,打造体现涟源文化品格的新经济增长点,推动跨越发展。一是与建设产业集群相结合。近年来,涟源文化产业发展较快,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市各类文化经营单位达1350余家,从业人员15600余人,产值近3亿元。为促进涟源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形成产业集群,我们在文化创意、休闲文化等领域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在优化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增强了影视制作、文化传媒等文化大项目的引进力度,加大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以新成立的涟源市演艺有限公司和涟源市影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文化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放宽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限制,引导他们利用涟源文化资源,打造出更多优秀文化产品,繁荣涟源文化市场。二是与发展旅游产业相结合。以文化旅游业为突破口,充分利用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完成文化旅游业整体规划,深入挖掘和开发“三色”文化旅游资源:即以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湄江国家地质公园等为代表的绿色文化旅游资源,以开国上将李聚奎故居、红旗居民点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以湘军名将故居群、三甲古村落、彭氏宗祠等为代表的古色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带动全市文化旅游品牌升值。三是与弘扬地方特色相结合。充分利用“华夏中药文化园”这一国字招牌和药王孙思邈的影响力,挖掘和整理医药文化,扩大医药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依托回春堂药业这一产业为龙头,发展中药材种植和加工,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大力实施“涟商回归”战略,引凤还巢,鼓励引导广大涟商投资文化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回报家乡。

    围绕以文惠民目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涟源特色的文化品牌正在积淀形成之中,尤其是城区和乡镇社区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群众参与面广。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实现文化重心下移,使城乡人民共享文化成果,我们结合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丰富文化服务载体,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一是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向农村倾斜,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需要。当前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管理方式、服务水平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文化建设滞后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为此,我们完善了市文化艺术中心,加大了农村文化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建设的力度,基本形成了市、镇、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免费开放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为群众提供了文化活动场所。同时深入实施送书下乡、送戏下乡、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惠民工程,使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逐步扩大,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的差距。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开展文化下乡、科技下乡活动,活跃农村和基层文化生活,逐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使广大人民群众读书、看报、看戏、进行艺术鉴赏、参加文化活动变得更加便捷,享受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趋向均等化。在社区、乡镇、村组,每年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各种文化节、赛歌会、龙舟赛、抬故事、农家乐、诗歌朗诵、广场舞表演等文艺活动和篮球、乒乓球、桌球、棋类等体育比赛,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三是不断完善保障机制。为确保“以文惠民”目标的实现,我们在《涟源市文化强市战略实施纲要》中,明确要求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必须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以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运行,确保文化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从政策层面加大了财政、税收、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以确保文化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娄底经济技术开发投资建设有限公司2012-2013年度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选定,按照湘建建〔2010〕298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于2012年10月10日下午3时在娄底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举行了开标、评标工作,评标工作由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完成,整个过程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指导。现将经评标委员会评审后确定的中标候选人公示如下:

    第一名:湖南中技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第二名:湖南信元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第三名:湖南智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公示期为3天,若公示期满对以上中标候选人若无异议,招标方将确定以上三名中标候选为该项目招标代理机构比选的最终中标人。

    娄底经济技术开发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十月十一日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月塘街娄底日报社新新网办公楼

邮编:417000 电话:0738-8341588 传真: 0738-8363339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