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亩乡村官培养实行『导师制』

出版日期:2012/10/12   字数:546A+   A-

    本报讯农村工作如何开展?什么才是村民们最需要的?作为新上任的大学生村官,近日,当邹罗蝶走进娄星区百亩乡梧桐村村级活动中心时,惊喜地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迎接她的除了乡亲们热情的掌声,还有乡里特地安排的一位“导师”。

    为了缩短大学生村官的适应时间,帮助人才迅速进入角色并在基层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今年起,百亩乡对村官培养实行“导师制”,除村支两委成员要为村官工作开展营造良好条件之外,明确指定一名班子成员为“导师”,“一对一”进行指导,在具体实践中答疑解惑,有意识地放手让村官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充分调动干事热情,培养敢想、敢做、有担当的新村官,“学生”的成长表现将与“导师”年终评优直接挂钩。“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除营造适宜人才成长的外部环境之外,百亩乡党委书记刘建斌对新上任村官们的成长提出了两点建议:“面对现实,准确定位”,现实社会与理想世界必然存在一定落差,村官们应找准自身定位,树立合理、清晰、可行的目标,积极面对各种挑战;“沉心静气,善于学习,努力工作”,农村工作有其特殊性,村官们要摒弃浮躁,向支部书记学习,向基层干部学习,向身边的百姓学习,把“村官”当成一门职业,扎扎实实为村上的百姓做几件实事,努力成为能知民所想、解民所急的合格干部。(王燕群)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月塘街娄底日报社新新网办公楼

邮编:417000 电话:0738-8341588 传真: 0738-8363339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