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四项美化整治活动推进市容秩序明显好转

出版日期:2012/9/19   字数:751A+   A-

    本报讯 我市开展环境整治活动以来,针对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效果,市容秩序进一步好转。

    开展夜市整治。采取堵疏结合的办法,引导经营者进市场、入门店经营,对严重影响城市环境的夜宵市场坚决予以取缔。城乡环境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对火车站周边、沃尔玛沿线、月塘街、乐花路、竹山路、新星路和涟滨街交叉处、一大桥红绿灯等夜宵摊点进行了集中整治,共采取集中整治行动23次,整治夜市79处,登记保存夜宵推车23辆。

    开展渣土整治。实施综合整治,狠抓渣土源头治理,每天上路巡查摸底,及时掌握情况,实行24小时值班制,积极推行建设工地建洗车台、运输线设保洁员、倒土区铺缓冲道的运作模式,改进了洗车台建设,新建洗车台27个,有效遏制了渣土污染现象。

    开展广告整治。实行广告管理与城管执法合署办公,成立广告管理合署办公室,在强化日常管理和综合整治的基础整整治治城城乡乡环环境境建建设设幸幸福福娄娄底底

    ———文明创建进行时上,重点对中心城区“多、滥、差”等不符合户外广告设置标准和严重影响市容环境的各类户外广告(招牌)进行了专项整治,共发放户外广告(招牌)整改通知书2000余份,拆除各类违规不规范的户外广告(招牌)面积15776.14平方米。

    开展马路市场整治。对贤童街、四一八、白塘路、书院路等处的马路市场等进行分类、划线、定位、发证的集中整治,制定“不影响城市市容、不影响环境卫生、不影响居民出行”的“三不”原则和“统一划线分类管理、统一更换伞具、统一刷新经营工具、统一自备垃圾容器的标准”的“四统一”标准,贤童街马路市场还实行了经营者协会和城管执法人员

共管的局面,有效改变了马路市场“脏乱差”现象。

(本报记者 李细华 通讯员 朱文斌)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月塘街娄底日报社新新网办公楼

邮编:417000 电话:0738-8341588 传真: 0738-8363339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